"
2019-02-27 11:53:40 來源:互聯網 次閱讀
雖然化學肥料會導致土壤惡化,但不能因噎廢食,調整化學肥料的用法,合理施肥才能保持蔬菜持續高產。合理施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第一,選擇肥料利用率高的肥料
菜農已經形成了多用化學肥料提高產量的意識,那么在不減少化學肥料用量的情況下,選擇吸收利用率高的肥料產品就顯得異常重要。不僅如此,許多肥料企業也在不斷地研究肥料產品的吸收利用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礦質元素在土壤中的殘留。
選擇具有肥料增效劑的產品,增效劑大多富含各種種微量元素、活性酸、氨基酸等,添加增效劑的水溶肥比普通復合肥吸收利用率高兩倍(當年利用率為85%以上)。并能提高腐殖質、微生物的含量、促進根系生長。
新型水溶肥料,與普通的水溶性肥料相比,原料是通過采用進口園藝級別,離子活化、熱法反應等先進肥料生產技術,添加更多的有益物質(海藻酸、螺旋藻、維生素、糖醇等),使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更容易被根系吸收,迅速滿足蔬菜生長所需,在土壤中殘留極少。
第二,根據測土結果,配方施肥
應該說,根系準確的測土結果進行施肥是最合理的施肥方式。首先對棚室土壤的養分含量進行細致的檢測,準確了解土壤中養分豐缺狀況。然后再調整化學肥料的用量,保證土壤中各種養分的均衡,這樣才能有利于蔬菜的高產穩產。并且土壤養分始終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不會因為某種元素過量或者某種元素缺乏導致土壤惡化及蔬菜生長異常。
第三,根據不同類型養分的特點合理施肥
氮肥易流失,在作物前期需求量大,因此一般作為底肥使用。磷肥移動性差,易被鈣、鐵離子固定,一般在蔬菜生長前期需求量最高,應穴施或底施,以增加磷肥與作物根系的接觸,便于吸收利用。鉀肥在整個生長期需求量都較多,尤其是生長中后期吸收量巨大,可底施及中后期追施。
第四,根據不同的土質選擇不同的肥料
在砂性土壤中,磷肥全部做底肥,氮肥應一半做基肥,另一半生長發育過程中分期追肥,然后澆水量不能過大,避免大水漫灌后造成漏肥。粘質土壤中,可將磷肥及2/3的氮肥做基肥,1/3的氮肥分期追肥。土壤施肥,要前后均穩,既要施足基肥,保證作物苗期有足夠的肥料供應,又要在生育后期追肥,避免后期脫肥。
第五,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選擇合理的肥料配比
蔬菜不同的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量不同,一般規律是前期氮、磷肥需求量大,中后期鉀肥吸收量增加。例如西紅柿前期氮鉀需求比例約為1:1,到了結果期以后氮鉀的需求比例則為1:1.2-1.5。因此在施肥的時候應按照蔬菜對養分的吸收合理使用。而菜農最容易出現失誤的地方在于蔬菜中后期需鉀量升高時,總是連續大量補充鉀含量過高的肥料,導致氮、磷及鈣、鎂等中微量元素吸收受到影響。通過山東省壽光市土壤肥料測試與研究中心提供的測土資料來看,進入盛果期以后,土壤中鉀含量超標往往是適宜含量的幾倍。
所以說,在結果期不能長期使用鉀含量超過氮一倍多的肥料,在水水帶肥的情況下,菜農可選擇氮鉀比例小于1:1.2的水溶肥,如平衡型的20-20-20或者25-5-30配比的水溶肥。而如果選擇使用鉀含量超過氮鉀比例1:1.5的水溶肥,如10-10-40配比的超鉀肥,建議隔兩水沖施一次,期間可拉空水或者沖施養根護根以及調節生長的菌肥、氨基酸、腐殖酸類肥料。
Copyright © 2008-2016 大棚蔬菜種植網 版權所有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